文章来源: 凤凰大参考
SWIFT体系为何沦为了美国制裁他国的工具?金砖国家建立新的支付体系的关键是什么?特朗普为何推崇加密货币?《凤凰大参考》整理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中国银行前副行长、中国国际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永利在第八届太和文明论坛国际关系分论坛的发言,以飨读者。王永利认为,近年来美国频频利用SWIFT体系对他国实施制裁,国际支付清算体系亟需进行深刻变革。以SWIFT为范本建立一个新的全球银行间支付电讯组织在技术上并不困难,但前提是保证中立、专业、安全、高效。金砖国家正在酝酿建立新的支付体系,关键在于心态开放,为全球服务。王永利指出,美国目前对加密货币的认知并不统一,但特朗普尤其推崇,因为他的竞选资金有很多都来源于加密资产。以下为发言和问答实录 :
美国如何借助SWIFT体系打压他国?
王永利:大家好,今天的全球经济安全和合作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地缘的冲突、经济的封锁、金融的制裁等等……而其中有一个就是全球的跨境支付清算的问题。当两个国家在进行贸易的时候,如果你的钱清算不了,贸易实际上是落不了地的,而我们今天就面临这样的问题。
我们知道,跨境贸易要进行清算的时候,直接拿现金支付并不常见,这种方式效益很差,成本很高。今天绝大部分都是通过清算机构,以转账支付、计账清算的方式交易。扣除支付一方的存款账户里的钱,转到收款一方的银行账户里面,当然中间会加入清算机构。
但是转账过程有一个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要有依据,这个依据就是支付指令。如果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支付指令,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字、不同的运作方式,这个运行效率就会很差。所以最理想的选择就是全球建立一个标准统一、覆盖全球的唯一的支付指令的处理体系。
目前就有这样的体系,这个体系就是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有了SWIFT以后,全球支付清算的效率大大提高,但是为什么SWIFT能够快速发展,成为覆盖了全球200多个国家、11000多个机构的专业电讯组织?
首先要强调,SWIFT不是一个清算体系的全部,因为清算里最重要的是账户体系,没有账户、没有资金是清算不了的,SWIFT仅仅就是支付指令的报文管理和传输处理的体系,简单讲就是报文体系。这是因为它从一开始设立的时候就明确了它宗旨:中立、专业、高效、安全。它是不问政治的。所以既使在苏美两大阵营对抗的时候,依然可以对两大阵营所有的成员去服务。
但是,到2001年“911”恐怖袭击之后,美国迫使它向美国开放SWIFT上面美元的数据,因为它有一个数据库就在美国,最后被逼无奈开放之后,这个口子越开越大,有的国家就被它剔除出去了。包括像俄罗斯这样的国家,在俄乌冲突爆发以后,也使它的很多银行被剔除出了SWIFT。但是它并没有完全把俄罗斯的机构全部剔除,因为欧洲还有好多天然气需要从俄罗斯进口,如果把它全部剔除出去,只要你还有贸易往来,你的清算也会受到影响,所以现在还保留了一部分。
▎据路透社消息,2022年3月欧盟将7家俄罗斯银行踢出SWIFT,但由于欧盟与俄罗斯的能源交易,欧盟的制裁并没有包括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Gazprombank)。图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从这个角度来看,就使越来越多的国家感觉很担忧,很不放心。哪一天我们跟美欧的关系不是很好,会不会我们也被剔除出去?如果我们被剔除出去,对外贸易投资还能进行吗?所以现在全球经济的合作就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改革全球贸易投资金融交易服务的支付清算体系。
一是要推动SWIFT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你既然是为全球服务的,应该受到国际社会共同的管理,避免它成为少数国家控制的体系。但是这个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尤其是在今天。
二是被制裁的国家,还有被SWIFT剔除出去的国家一定要想办法重新建立一个类似的组织。我要告诉大家的是,SWIFT已经运行很久,很多人对SWIFT的东西很清楚,它是一个标准化的东西。所以,用今天的通讯技术,模仿它重新建立一个类似SWIFT的组织,技术上一点不难。难的是谁来用,难的是你重新建立起来的是每个国家自己建立自己控制,还是要大家一起建立一个真正的像SWIFT一开始那样的中立、安全、公平公正的报文组织。
到今天为止,很多国家都想重新打造一个新体系,但是都想打造自己主导、自我控制的体系,这是严重错误的。如果每家想打造自己主导、自我控制的报文体系,其他国家很难参与。不参与的话,你维持这样的体系,没有任何的优势,效率也很低。所以如果要打造,一定要共同打造一个中立、专业、高效、安全的体系。不光是自己使用,要面向全世界,面向美西方国家,全部开放。你要愿意,都可以到我这里来用。我认为完全是有可能的,但是短时间里建立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
再进一步看,给我们一个可参考的东西就是数字货币。今天跟一些主权货币等值挂钩的稳定币比如USDT、USDC、GUSD等等稳定币已经在全球开始使用,而且它的跨境支付清算的效率、成本都是具有优势的。那么我们有没有可能借鉴这样的模式?因为跟主权货币等值挂钩的稳定币本质上只是主权货币的代币,既然你的代币能这样运行,我们的主权货币能不能借鉴它,去打造一个类似的体系?我认为这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的。
当然,都会有挑战,都会有难度。问题是如果我们的世界治理体系在面临分裂,全球的贸易投资金融交易不能顺利进行的话,会倒逼出来一个新的体系或者联盟集团,我们叫物极必反。所以必须看到,风险所在会逼着一些新生事物出来。我对此还是充满着希望,充满信心。
王永利:金砖国家建立支付体系关键在于心态开放
提问:下个月在俄罗斯的喀山要开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现在金砖国家正在酝酿是不是要在金砖国家之间建立一个支付体系。我想听听王永利行长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有没有可能建立这样一个支付体系?谢谢。
王永利:在金砖国家建立一个支付体系,从技术上一点问题没有。只是说你的心态要开放,你不能说这个东西只为我服务。我自己的观点是,要建立一个类似SWIFT那样的体系,它是中立的,为全球服务的,谁愿意进来我们都欢迎,要有这样的心态。
▎塔斯社消息,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长瓦伦蒂娜·马特维延科在 8 月 1 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金砖国家内部目前正在讨论创建独立的跨境支付平台金砖之桥( BRICS Bridge),她希望这个提议在10月份举行的金砖国家元首峰会上得到审议,这将是金砖国家“去美元化”的重要进展。
因为维持一个支付体系的固定成本就像你维持一个交易所一样,固定成本是很高的。如果上来的量太少了,是没有价值的,所以一定要开放,甚至我建议金砖国家自己先申明,我们不去干预,让它是一个纯中立、中性的,可以为全世界服务的支付体系。
特朗普为何推崇加密货币?
提问:我想问王老师一个关于美国大选中涉及到的经济问题。两大阵营哈里斯和特朗普竞选过程中,都对加密货币持友好态度,特别是特朗普态度更明显。很多金主都是加密货币的老板。下一届美国政府不论谁赢,从现在的态势看都会调整对加密货币的政策,我想请教,这个政策调整的话,会对货币体系产生什么影响?更深一层是对中国会产生什么影响?
王永利:这是一个很深的问题。像比特币、以太币这样的纯链生资产,能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流通货币,我自己的观点是,它很难成为一个流通货币。
像比特币到现在为止是高度封闭的体系,而且不受国家的控制,是一个超主权的东西。我曾经也一直在研究,能不能以比特币区块链作为全球跨境支付清算的中介,因为我们需要一个不受政治影响的东西。但是,它太封闭了,而且它的币太有限了,真正能拿出来满足我们跨境投资贸易支付清算是不够的,从成本到效率到量都是不够的。
▎2021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等特点的虚拟货币,如比特币、以太币等,包括泰达币等所谓稳定币,均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
现在基本上大家都定位它是数字资产、新型资产。作为一种新型资产,投机、投资都是可以的,不管是现货还是期货还是ETF都是可以的。就像一个赌场,要是从纯赚钱的角度来讲,它是很好的赚钱的东西。但是有的国家可能允许开,但它只允许外国人在里边做,不允许本国的做。你会看到现在很多国家可能也开了,但是它也有一些限制,它的本国的人可能不允许它随便进去。如果现在不对它进行严密的监管,所有的金融面向公众的大量交易,都是会出严重问题的。
所以,加密货币的各种交易所到现在也出了很多很多的问题。如果监管,需要跨国之间的联合监管,单独某一个监管是很难到位的,因为它是跨境的。现在的问题是,美国对这个东西的认知并不统一。前一段美国的ICEC在不断地强化对加密资产的监管,但是像著名的总统候选人、前总统特朗普特别推崇,因为他自己也投了很多,他的竞选资金里边很多来自于币圈的加密资产。
▎尽管特朗普曾是比特币的怀疑者,但今年他多次提出要实施对加密货币的友好政策,得到了大批比特币爱好者的支持。上周,特朗普 公布了他最新的商业项目:世界自由金融 (World Liberty Financial),相当于是创建一个加密货币证券交易所,可以在其中借贷和投资。
有的国家甚至说拿比特币作为法定货币,我们真正对货币有足够认知的人一定知道,这是非常危险的选择。不管谁当选总统,他一定会知道,要用比特币做一个货币的储备资产或者直接拿它来做流通货币不太现实。可能也有人说,美国四十多个州立法,允许黄金和白银可以做法定货币用。但是,只是允许,并不是用黄金和白银替代美元,因为它没权力说直接弄出黄金白银替代美元,这个权力不在他们州里。
但是黄金白银真能替代美元吗?即使允许,或许就像是现在中国很多的学校、单位有饭菜票、饭菜卡,商场里有购物券、购物卡,只能是在一定环境里应用的小范围的代币而已,而法定货币只能是是人民币。
微信:Vandave Facebook: /Affluentdave
Youtube: /@vandaveli Email: wegovisa@gmail.com
Comments